欢迎访问天元
天元活期主力资金流配资动态 天元活期主力资金流杠杆行情

天元活期主力资金流十大券商看后市:积极因素仍在累积 A股有望进一步“上台阶”

2025-07-14 204

K图 000001_0

沪指年内首次站上3500点后,A股行情接下来将如何演绎?

澎湃新闻搜集了10家券商的观点,大部分券商认为,上证指数突破后,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,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情绪升温,积极情绪或继续蔓延,预计市场有望进一步“上台阶”。

申万宏源证券表示,上证指数突破后,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。A股大波段上行的线索正愈发完整清晰,市场开始提前反映远期改善的投资机会,短期市场已演绎出“牛市氛围”。

“接下来,继续维持战略乐观判断,目前海内外宏观环境、市场风险偏好和新赛道结构性景气均出现积极信号,预计市场有望进一步‘上台阶’。”中信建投证券指出。

浙商证券进一步指出,当前市场走势良好、资金充沛,投资者情绪高涨,上证指数呈现“多头均线发散”走势。这意味着指数即使步入回调格局,下跌空间也较为有限,中线仍有机会冲击去年10月8日前高3674点。

配置方面,银河证券提醒投资者,短期资金对业绩的关注度较高,这种环境对小微盘股并不友好,但在中报预披露结束后,资金可能逐渐淡化对业绩的苛责,市场风格是否会再一次切换仍有待观察。向后看,随着7月份重要会议越来越近,内需、消费相关的领域可能也会出现预期升温的情况。

“在连续3周市场大涨后,A股阶段性回调压力正在上升,但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不大,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目前仍然处在机会水平附近。整体可维持偏高仓位,若短期市场出现调整则是布局良机。”中信建投证券称。

中信证券:高位震荡

展望后市,6月以来市场最大的变化是逐步从存量市场转为增量市场,不过A股当中机构易于接受的板块短期内涨幅较大,进入到高位震荡阶段。相对而言处于低位的是受价格因素主导的制造板块,当下的反内卷是类比于“一带一路”的长期叙事,在增量资金流入环境下有助于撬动这些低位板块。

此外,港股当前的估值洼地特征又显现出来,在巨大的配置压力下,保险资金投资范围扩圈是大势所趋,南下资金有望再次回暖。

因此,判断当下是增配港股的时机,A股的有色、AI硬件、创新药、游戏和军工板块则将继续轮动,低位制造板块有望在增量流动性和政策预期推动下持续修复。

银河证券:板块轮动可能持续

展望后市,上周银行股波动较大,后续可能会引发指数剧烈波动。此外,在近几天逼空行情下,两市跌幅接近或超过10%的个股并不少,这代表资金或许正在进行一种“接力淘汰赛”,也体现出目前板块快速轮动的特点尚存。

综上,资金分歧短期可能会持续,板块轮动可能也会持续,短线交易可能很难,但指数大幅调整的风险也较低。

操作层面:短期,资金对业绩的关注度较高,这种环境对小微盘股并不友好,但在中报预披露结束后,资金可能逐渐淡化对业绩的苛责,市场风格是否会再一次切换仍有待观察。此外,考虑到月底会议临近,且业绩预披结束,资金关于政策的预期或将持续升温,目前的预期大多聚焦反内卷和城市更新等方向。

向后看,随着7月份重要会议越来越近,内需、消费相关的领域可能也会出现预期升温的情况。最后,管理层明确支持的一些行业中期逻辑也会持续加强,比如创新药,仍是中期值得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。此外,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半导体龙头IPO,科技板块的情绪大概率会逐渐回暖,需适当留意情绪拐点的确认。

申万宏源证券: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

上证指数突破后,A股积极因素仍在继续累积。A股大波段上行的线索正愈发完整清晰,市场开始提前反映远期改善的投资机会。

短期市场已演绎出“牛市氛围”:上证指数突破本身直接推升风险偏好,短期赚钱效应全面扩散。市场开始反映更长期的逻辑+高beta资产上涨。2025年四季度开始,牛市的必要条件会加速积累,但2025年三季度牛市可能不会一蹴而就,赚钱效应扩散至高位后,市场反复可能增加。

配置方面,保险增配银行的资金逻辑,从“一阶导”演绎到“二阶导”,而加速买入无法中期维持,建议待市场关注度降低再配置。2025年三季度算力链进一步机会,可能来自互联网平台资本开支改善。反内卷行情短期弹性更大的是周期品。而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,中游制造才是重点。

中信建投证券:“上台阶”行情有望延续

展望后市,“上台阶”行情有望延续。流动性充裕叠加市场情绪升温,推动A股上台阶。外部环境也较为有利,积极情绪或蔓延至A股。接下来,继续维持战略乐观判断,目前海内外宏观环境、市场风险偏好和新赛道结构性景气均出现积极信号,预计市场有望进一步“上台阶”。

短期来看,在连续3周市场大涨后,A股阶段性回调压力正在上升,但市场整体系统性风险不大,股权风险溢价指标显示目前仍然处在机会水平附近。因此依然看好后市行情,整体维持偏高仓位,若短期市场出现调整则是布局良机。

配置方面,今年银行板块的表现继续强势,财政注资叠加化债推进有望带来估值修复,险资也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资金面支撑,下半年资金面支撑可能边际放缓,但大资金趋势性撤出的概率低。在当前低利率的环境里,长周期考核配合OCI账户,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进一步凸显。

行业方面,可重点关注有色、建材、电力设备、非银、创新药、养殖、物流、算力、银行、新消费等。

华泰证券:短期波动或加剧

展望后市,资金面和顶部信号体系显示短期波动或加剧资金面分歧加大。一是交易型资金热度维持高位,融资净流入规模扩大,但融资交易活跃度自高位小幅回落;二是截至上周三,被动配置型外资连续两周净流入,主动配置型外资净流出规模收窄;三是宽基ETF连续三周净流出,产业资本连续四周净流出,年中解禁高峰下,7月底-8月中旬解禁规模中枢抬升。

此外,A股顶部信号体系当前亮灯比例仅37.5%,整体压力不大,但其中站上60日线个股占比、新增散户开户数、波动率微笑曲线等指标触发信号,短期波动或加剧。

配置上,战术上维持哑铃配置,进攻端关注风电、关注风电、游戏、通信设备、小金属等,防御端关注保险、农业等;战略上继续看好大金融、创新药、军工以及A50为代表的核心资产。

兴业证券:找寻结构性亮点

展望后市,本轮指数上台阶后,中枢有望来到一个新的区间,但在宏观环境出现大的变化之前,把握阶段性主线、找寻结构性亮点仍应当是当下市场关注的主要矛盾。

更重要的是,进入7月,随着中报预告陆续披露、夏季高温季节来临,业绩和季节性对于行情结构的影响显著提升,当下市场本身就来到一个行情规律偏强、微观线索偏多的阶段,有望为市场找寻主线提供更多的结构性指引。

一方面,7-8月是钢铁、化工、有色等资源品的传统高胜率窗口,背后是旺季+涨价的确定性支撑,近期“反内卷”政策的部署更加强化了这一逻辑。另一方面,7-8月军工板块胜率持续较高。

此外,6月以来,基于股价位置、产业催化等各个维度反复提示AI等科技板块的修复。修复至今,从滚动收益差、成交占比看,当前AI依然是位置合适、值得配置的细分领域。

浙商证券:回调空间或有限

展望后市,短期内市场或有横盘震荡整理的需求,但回调空间或有限,中线仍有机会冲击去年10月8日前高3674点。

行业配置方面,继续坚持“1+1+X”原则,以银行作为压舱石,持有低位券商,兼顾军工、计算机、传媒、电子、电新等科技成长板块。当前市场风险较小、情绪高涨,建议近期在操作科技成长板块时,可以适当轻指数、重个股。继续坚持当前中线仓位,若遇可观回撤则果断增配中线仓位。

当前市场走势良好、资金充沛,投资者情绪高涨,上证指数呈现“多头均线发散”走势。这意味着指数即使步入回调格局,下跌空间也较为有限,中线仍有机会冲击去年10月8日前高3674点。同时,以当前投资者情绪而言,即使大盘近期再次大幅上冲难度较大,个股仍将获得足够表现机会。

东方财富证券:震荡慢牛

展望后市,中期大概率维持震荡慢牛态势。首先后续盈利复苏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。市场流动性充裕,一些中长期资金也发挥了稳定市场的积极作用,“长钱长投”再迎制度性突破,险资趋向加大A股投资比例,后续也有居民定期存款高峰集中到期,面临回报率中枢下移。

但同时需要注意,当前市场的核心增量资金是低风险偏好资金而非投机性资金主导。且2021年牛市中后期大量新发基金依然面临“解套离场”压制。

结构上可以把握高低切,关注中报超预期和潜在受益反内卷的方向,如果市场出现明显回调,可以更积极进取。当前行业可关注光伏设备、电池、乘用车、钢铁、玻纤、创新药/CXO、光模块/PCB等,同时中期还可关注半导体/国产算力等。

华安证券: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剧

展望后市,虽然海外扰动可能加剧,但A股正在逐步脱敏。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发布,预计弱于一季度但可能好于市场预期,对政治局会议政策期待预计后延,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剧。

7月15日将公布的二季度经济数据有望维持韧性,存在好于预期的可能性。6月通胀数据显示CPI和PPI同比的边际变化走向分化,价格后续存在温和改善的可能。如果二季度GDP增速好于预期有望提振市场、继续利好顺周期板块,但市场对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政策预期可能推迟。

配置上,上周五银行大跌并非稳市资金所为,银行高股息内在运行逻辑稳健且将进一步强化,继续看好银行保险趋势性行情,同时地产阶段性估值修复仍有较大空间,有景气支撑领域如稀土永磁、贵金属、工程机械、摩托车、农化制品仍可为。

华西证券:短期市场或存在盘整需求

展望后市,沪指年内首次站上3500点,大金融、“反内卷”和科技主题交替轮动上行,股市融资资金和陆股通资金成交占比明显回升,反映赚钱效应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暖。

本轮“623”启动的行情与去年“924”行情不同的是,当前A股市场估值已从底部区域回到历史中位数上方,全A平均股价与3月份高点接近,因此指数进一步冲高还需成交量的配合,短期市场或存在盘整需求。

与“924”行情的相同点在于,政策层对支持资本市场的决心与力度没有改变,“平准基金”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推动下,即使行情“回踩”,其幅度或也有限,A股在“稳中有涨”中结构性机会颇多。

配置上,建议投资者关注三条主线:一是低利率环境下,稳定红利类资产仍将是中长期资金配置的重要方向;二是受益于涨价相关资源品方向,如小金属、工业金属;三是新技术、新成长方向,如军工、海洋经济、AI算力、固态电池等。